建筑物
建筑物(Jiàn zhù wù)
發音(Pronunciation):jiàn zhù w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類為了居住、工作、娛樂等需要而建造的房屋、建筑結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建筑物是人類社會生活的基本組成部分,它們不僅提供了人們居住和工作的場所,還是城市文化和歷史的重要載體。建筑物的設計和建造需要考慮到結構的穩定性、功能的實用性、美學的表現等多個方面。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建筑物常常出現在描述城市景觀、旅游景點、建筑設計等場景中。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可以用建筑物來比喻一個事物的結構、組成部分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建筑物是人類文明發展的產物,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古代的建筑物以宮殿、寺廟、城墻等為主,代表著當時社會的政治、宗教和防御力量。隨著時間的推移,建筑物的功能和形式不斷演變和發展。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建筑物是一個名詞短語,由“建筑”和“物”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座建筑物的設計非常獨特,成為了城市的地標。
2. 這些建筑物是由著名建筑師設計的,結合了現代和傳統的元素。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建筑物”這個詞語與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建筑物聯系起來,例如房子、大樓、橋梁等??梢酝ㄟ^觀察周圍的建筑物,加深對這個詞語的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對建筑物感興趣,可以進一步學習建筑設計、建筑材料、建筑歷史等相關知識,了解不同類型的建筑物和建筑風格。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3-6歲):我家附近有一座高樓,是一座很高的建筑物。
2. 小學生(7-12歲):我夢想將來能夠設計出獨特的建筑物。
3. 初中生(13-15歲):這座建筑物的外觀設計非常現代化。
4. 高中生(16-18歲):在城市中,建筑物的高度和密度常常代表著城市的發展水平。
5. 大學生及以上(18歲以上):我在學校學習了建筑物的設計原理和施工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