纘服
成語(Idiom):纘服(zuǎn fú)
發音(Pronunciation):zuǎn f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控、逮捕犯罪嫌疑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纘,原指縫補,引申為捉拿、逮捕。服,原指穿衣、穿戴,引申為服從、順從。成語“纘服”指控、逮捕犯罪嫌疑人,使其服從法律的制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警方、執法部門逮捕犯罪嫌疑人的行為。也可用于比喻戰勝敵人、制服對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魏公子列傳》記載了一個故事。公元前445年,魏國的公子列以權謀暴虐,眾人受其欺壓。魏國的大臣田氏兄弟決定聯合起來制止他的暴行。他們先后派人前往魏國各地,逮捕了公子列的爪牙,最終將公子列繩之以法,使其纘服于法律。因此,人們用“纘服”來形容逮捕犯罪嫌疑人,使其服從法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警方經過縝密偵查,成功纘服了這個犯罪團伙。
2. 勇敢的警察們奮勇作戰,最終纘服了逃犯。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自己是一位警察,追捕犯罪嫌疑人,最終成功地纘服了他們。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相關的法律制度和執法機構,深入了解犯罪行為的定義和處理方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警察叔叔纘服了小偷。
初中生:警方經過縝密偵查,成功纘服了這個犯罪團伙。
高中生:在法治社會中,犯罪分子最終會被纘服于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