圮裂
成語(Idiom):圮裂(pǐ liè)
發音(Pronunciation):pǐ li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建筑物破敗、崩塌的樣子。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圮裂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建筑物損壞、破敗的情況。它通常指的是建筑物的墻壁、柱子等部分出現裂縫、斷裂等現象,使整個建筑物的結構不穩定。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圮裂可以用來形容房屋、城墻、橋梁等建筑物的破損情況。也可以用來比喻事物的破敗、崩潰、衰敗等狀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圮裂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史記·項羽本紀》中,描述了楚漢戰爭時期,項羽兵敗被困于垓下的情景。垓下是項羽軍隊的主要駐地,但在長時間的戰爭中,城墻已經遭受了嚴重的破壞,出現了許多裂縫和斷裂的情況。這個成語由此衍生出來,用來形容建筑物破敗的樣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圮裂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圮”指的是建筑物倒塌、崩潰的樣子,“裂”指的是裂縫、斷裂的意思。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座古老的城墻已經圮裂不堪,急需修繕。
2. 經過多年的戰爭,這個國家的經濟已經圮裂,急需重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圮裂”與建筑物的破損形象聯系起來進行記憶。可以想象一座房屋的墻壁出現了裂縫,整個建筑物的結構都變得不穩定,從而形成圮裂的形象。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和詞語,如“傾家蕩產”、“岌岌可危”等。同時,也可以學習相關的文化知識,了解中國古代建筑的特點和歷史。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房子倒塌了,墻壁圮裂了。
2. 初中生(13-15歲):經歷了地震,房屋圮裂不堪。
3. 高中生(16-18歲):經濟危機導致了社會的圮裂。
4. 大學生及成人(18歲以上):這座古老的城市已經圮裂不堪,急需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