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伯
基本解釋
父親的堂兄。《晉書·王羲之傳》:“﹝ 王羲之 ﹞尤善隸書,為古今之冠……深為從伯 敦 導 所器重。” 明 葉盛 《水東日記·鄭氏先世回定儀狀》:“從伯 元方 ,見任從政郎,前 嚴州 桐廬 縣丞。”
成語(Idiom):從伯(cóng bó)
發音(Pronunciation):cóng bó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表面上看是尊敬的稱呼,實際上卻是冷嘲熱諷的意思。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從伯是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從”表示跟隨、追隨,而“伯”是對長輩的尊稱。從字面上看,從伯似乎是對長輩的尊重和追隨,但實際上它常常帶有冷嘲熱諷的意味。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有心機、虛偽、阿諛奉承的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從伯一詞常用于貶低那些表面上恭敬、追隨長輩,但實際上心懷不軌、用心不良的人。它可以用于形容某人虛偽阿諛、奉承取悅上級,或者描述某人只是表面上尊重長輩,實際上卻對他們心懷不滿。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從伯的具體起源并沒有確切的記載。這個成語可能源于古代社會中的人際關系,尤其是在官場或家族中,有些人表面上恭敬尊敬長輩,但實際上卻暗中耍手段,圖謀私利。這種虛偽的行為被形容為“從伯”。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漢字組成,沒有特別復雜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總是對長輩說一些恭維話,但實際上是個十足的從伯。
2. 別看他表面上對領導很恭敬,其實他心里早就對他產生了不滿,完全是個從伯。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從伯”這個成語拆解開來記憶。從伯的“從”字可以聯想到“跟隨”,而“伯”字可以聯想到“尊敬的長輩”。通過將這兩個字聯系起來,可以理解從伯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學習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如“奴顏婢膝”、“阿諛逢迎”等,來進一步了解虛偽、奉承等貶義詞語的用法和意義。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總是對老師說很多好聽的話,但是我覺得他是個從伯。
2. 初中生:他明明不喜歡這個班主任,卻總是裝出一副恭敬的樣子,簡直就是個從伯。
3. 高中生:他表面上對校長很尊敬,但背地里卻總是說他的壞話,真是個典型的從伯。
4. 大學生:在實習期間,我見過很多從伯,他們表面上對上司恭敬有加,實際上卻暗地里算計著自己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