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身殿
基本解釋
指佛殿。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一:“三身殿琉璃吻,高接青虛;舍利塔金相輪,直侵碧漢。”參見“ 三身 ”。
成語(Idiom):三身殿(sān shēn diàn)
發音(Pronunciation):sān shēn di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一個人同時擔負三個職責或角色。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三身殿源于佛教詞匯,原指佛、法、僧三個身份,后被引申為一個人同時擔負三個職責或角色。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一個人承擔多重職責,工作繁忙,責任重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見于工作場合,形容一個人同時兼任多個職位,或者在家庭中,形容一個人既是丈夫,又是父親,同時還要兼顧家庭和工作。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說,三身殿最早是佛教寺廟中供奉佛、法、僧三個身份的殿堂。后來,這個詞匯被引申為一個人同時擔負三個職責或角色的意思。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三身殿是一個四字成語,由“三”、“身”、“殿”三個字組成,形象地表達了一個人同時擔負多個職責的意義。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公司的總經理,也是項目負責人,真是一個三身殿。
2. 她既是母親,又是妻子和職業女性,每天都過著三身殿的生活。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個人同時扮演三個角色,忙得像在一個殿堂里穿梭一樣,就像是在三身殿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一樣。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有關佛教文化和成語的相關知識,可以進一步了解佛教的發展歷史和佛教詞匯的含義。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爸爸是老師,也是家長會主席,他就像一個三身殿。
2. 初中生:我媽媽既是工人,又是家庭主婦,每天都過著三身殿的生活。
3. 高中生:我是班長,也是學生會主席,每天都要承擔三身殿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