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破觚斫雕
發音(Pronunciation):pò gū zhuó diā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毀壞寶貴的器物或精美的藝術品。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破,打破;觚,古代用來盛酒的器皿;斫,砍斷;雕,雕刻。破觚斫雕原指毀壞寶貴的器物或精美的藝術品,后來引申為毀壞珍貴事物的意思。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不懂得珍惜、毀壞寶貴的東西或破壞藝術品的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昭公二十九年》記載了一個故事。春秋時期,齊國有個官員叫子皮,他在一個盛宴上喝酒時,不小心打破了一個珍貴的酒器。大家都非常驚訝,但子皮卻毫不在意,反而拿起刀來砍斷了另一個雕刻精美的器物。這個故事成為了“破觚斫雕”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破觚斫雕是一個四個字的成語,每個字都有獨立的意思,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個新的含義。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不懂得珍惜,破觚斫雕,毀了一件價值連城的古董。
2. 這個人心狠手辣,竟然破觚斫雕,毀壞了一幅名畫。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自己在一個宴會上,不小心打破了一個酒杯,然后又拿起刀子砍斷了一件雕刻精美的藝術品,這樣就能夠記住破觚斫雕的含義了。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藝術品、珍貴物品相關的成語,如“珠玉在前”、“畫龍點睛”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不小心破觚斫雕,把老師的玻璃杯打碎了。
2. 初中生:那個學生破觚斫雕,毀壞了學校展覽館里的一幅油畫。
3. 高中生:他為了報復,破觚斫雕,將對方家中的古董全都毀壞了。
4. 大學生:他不懂得珍惜,破觚斫雕,將自己的才華和機會都浪費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