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糝
基本解釋
(1).謂無米以和羹?!?a href="/r_ci_847fe2bf7887c9d0a0be8ba8f6e21d9f/" target="_blank">莊子·讓王》:“ 孔子 窮於 陳 蔡 之間,七日不火食,藜羹不糝?!?成玄英 疏:“藜菜之羹,不加米糝?!?br>(2).謂粒米不進。 唐 高彥休 《唐闕史·李文公夜醮》:“夫人背疽,明日內潰,果噦食,昏瞑百刻不糝,徧召醫藥,曾無少瘳?!?/p>
成語(Idiom):不糝
發音(Pronunciation):bù sǎ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不糝意為不隨波逐流,不墨守成規。形容人不受拘束,有自己的獨立思考和行動。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不糝源自于古代的炊糝制作過程。炊糝是一種將米飯和菜混合在一起煮熟的菜肴。在傳統的炊糝制作中,糝是指將米飯和菜混合在一起的動作。而不糝則表示不將米飯和菜混合在一起,保持其原本的狀態。因此,不糝這個成語的意思就是保持自己的獨立性,不隨波逐流,不墨守成規。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不糝通常用于形容一個人不隨大流,有自己獨立的思考和行動??梢杂脕碣澝酪粋€人不拘一格,勇于創新,不被固定的觀念和規則束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不糝的故事并不多見,但可以通過炊糝的制作過程來理解其含義。在古代,炊糝是一種常見的菜肴,人們通過將米飯和菜混合在一起煮熟來制作。然而,有些人并不喜歡將米飯和菜混合在一起,而是保持它們的原本狀態。這種做法被認為是不糝的表現,后來逐漸演變成了形容一個人不隨波逐流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不糝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從小就不糝,總是有自己獨立的思考和行動。
2. 這個團隊的成員都很有創造力,他們不糝,勇于嘗試新的方法。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炊糝的制作過程來記憶不糝這個成語。想象一個人正在制作炊糝,但他不喜歡將米飯和菜混合在一起,而是保持它們的原本狀態。這個形象可以幫助記憶不糝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成語感興趣,可以繼續學習其他與不糝相關的成語,如不拘一格、不墨守成規等。這些成語都與不受拘束、有獨立思考和行動的特點相關。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喜歡不糝的同學,他們總是有很多有趣的想法。
2. 初中生:我覺得不糝很重要,因為只有保持自己的獨立思考,才能成為一個有創造力的人。
3. 高中生:在面對困難時,不糝的人會有更多的解決辦法,因為他們不受傳統觀念的束縛。
4. 大學生:我希望自己能成為一個不糝的人,勇于創新,不被固定的規則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