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扁鵲投石
發音(Pronunciation):biǎn què tóu sh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一個弱小的人或事物,敢于挑戰強大的對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扁鵲,古代著名的醫學家。投石,指扁鵲用石頭治療病人。這個成語比喻一個弱小的人或事物,敢于挑戰強大的對手,表達了小人物也可以戰勝強者的精神。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用于形容一個弱小的人或事物,勇敢地對抗強大的對手,展現出不畏艱險、敢于挑戰的精神。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淮南子·人間訓》記載,扁鵲是戰國時期的醫學家,他以善于運用石頭治療疾病而聞名天下。有一次,扁鵲遇到了一個病人,病人身患重病,無法行動。扁鵲想到了一個辦法,他用石頭砸斷了病人的腿骨,然后再用石頭把腿骨接合在一起。病人經過一段時間的休養,竟然奇跡般地康復了。從此以后,人們就用“扁鵲投石”來形容一個弱小的人或事物,敢于挑戰強大的對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扁鵲+動作+賓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雖然只是一個小學生,但他扁鵲投石,勇敢地向惡霸發起了挑戰。
2. 這個小國家扁鵲投石,竟然敢與大國決裂,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關注。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扁鵲是一個醫學家,用石頭治療病人的特殊方法,再聯想到一個弱小的人或事物,敢于挑戰強大的對手,就像扁鵲用石頭治療病人一樣,表達了小人物也可以戰勝強者的精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戰國時期的醫學和扁鵲的醫術成就,以及其他與勇敢挑戰強大的對手相關的成語,如“臥薪嘗膽”、“力挽狂瀾”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扁鵲投石,勇敢地向班上的霸凌者說不。
2. 初中生:雖然我是個初中生,但我扁鵲投石,敢于挑戰高年級的學長學姐。
3. 高中生:面對高考的壓力,我要扁鵲投石,勇敢地迎接挑戰。
4. 大學生:在創業的道路上,我們要扁鵲投石,敢于挑戰傳統觀念和強大的競爭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