銼尸
成語(Idiom):銼尸(cuò shī)
發音(Pronunciation):cuò sh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比喻對一個已經失敗的事物再次進行無謂的批評或爭辯。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銼,指用銼刀磨削物體以使其光滑;尸,指尸體。銼尸原本是指對尸體進行修整和打扮,后來引申為對已經失敗的事物進行無謂的批評或爭辯。形容人們對不可能有任何改變的事物進行無謂的抱怨或爭論。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對已經不可挽回的事實或已經無法改變的情況進行無謂的爭辯或批評。也可以用來形容對別人的錯誤或失敗進行過度的指責和挑剔。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莊子·外物》中有一則寓言故事,講述了一位叫銼尸的人,他在山上發現了一只死尸,為了使它看起來更美觀,他用銼刀將尸體修整得很光滑。后來,人們就用“銼尸”來形容對已經失敗的事物再次進行無謂的批評或爭辯。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由動詞“銼”和名詞“尸”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別再銼尸了,已經無法改變的事實就讓它過去吧!
2. 他總是喜歡對別人的失敗進行銼尸,讓人很討厭。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銼尸”與修整尸體的場景聯想在一起,形成鮮明的形象記憶。可以想象一個人拿著銼刀在對一具尸體進行修整,同時想象這個人在無謂地爭辯或批評已經失敗的事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比如“杯弓蛇影”、“畫蛇添足”等,來擴展對類似概念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別再銼尸了,我們已經知道這個問題錯了。
2. 初中生:他總是銼尸,說我們班級不好,其實他自己也不怎么樣。
3. 高中生:銼尸是一種不明智的行為,我們應該積極面對失敗并尋找解決之道。
4. 大學生:在工作中,我們不應該銼尸,而是要學會從失敗中吸取經驗,不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