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格達
基本解釋
伊拉克首都。人口450萬(1995年)。公元762年被定為阿拉伯帝國都城,9世紀曾為伊斯蘭教中心。1921年成為首都。全國最大工業中心,有煉油、鋼鐵、水泥等工業。中東重要國際航空站。多清真寺。城南有巴比倫古城遺址,游覽業興盛。
英文翻譯
1.Bagdad; Baghdad (伊拉克首都)
成語(Idiom):巴格達
發音(Pronunciation):bā gē dá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風景秀麗、富饒的地方。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巴格達是伊拉克的首都,素有“東方威尼斯”之稱,因為其地處兩大河流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之間,擁有優美的自然風景和繁榮的城市文化。成語“巴格達”以其形容巴格達的美麗景色和富饒土地,引申為形容其他地方風景優美、富饒的成語。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用于形容任何地方的美麗景色和富饒土地,也可用于形容人的才華出眾、充滿活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巴格達”最早出現在《漢書·西域傳》中,描述西域地區的富饒風景。后來,這個成語被引申為形容其他地方的美麗景色和富饒土地。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巴格達是個地名,成語結構為“巴格達”。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座小城真是個巴格達,風景如畫,人杰地靈。
2. 在這個巴格達般的地方,每個角落都充滿了生機和活力。
3. 我們一家計劃去巴格達旅游,感受那里的美麗風景和豐富文化。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巴格達這個地名的富饒景色和優美風景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自己置身于巴格達的美景之中,感受到它的富饒和活力,這樣可以更容易記住成語的含義和用法。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巴格達的歷史和文化,以及伊拉克的地理和風土人情。還可以學習其他形容美麗景色和富饒土地的成語,豐富自己的詞匯和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喜歡去鄉村玩,那里的風景像巴格達一樣美麗。
2. 初中生:我夢想有一天能去巴格達旅游,欣賞那里的美景。
3. 高中生:這座城市真是個巴格達,無論是自然風光還是人文景觀都令人驚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