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民
基本解釋
◎ 萬民 wànmín
[myriad people] 眾百姓,人民
外朝以詢萬民。——清· 劉開《問說》
詳細解釋
廣大百姓。《易·謙》:“勞謙君子,萬民服也。”《史記·蒙恬列傳》:“凡臣之言,非以求免於咎也,將以諫而死,愿陛下為萬民思從道也。”《水滸傳》第一回:“伏望陛下釋罪寬恩,省刑薄稅,以禳天災,救濟萬民。” 魯迅 《且介亭雜文·門外文談》:“他們都是酋長之下,萬民之上的人。”
成語(Idiom):萬民(wàn mín)
發音(Pronunciation):wàn mí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所有的人民或眾多的民眾。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萬民是一個表示人民、眾多民眾的詞語。它強調了人民的眾多和廣泛性,代表了全體人民的利益和權益。這個成語常常用來形容國家的繁榮和人民的幸福,也可以用來表達人民的力量和團結。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萬民這個成語可以用于各種場合,特別是在政治、社會和文化領域。它可以用來表達人民的力量和團結,也可以用來形容人民的生活繁榮和幸福。例如,在慶祝國慶節或者其他重要節日時,人們可以用“萬民歡慶”來形容整個國家的喜慶氛圍。在政治演講或者新聞報道中,也可以用“萬民團結一心”來強調國家的統一和人民的團結。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說,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中國古代的一本史書《史記》中。在這本書中,萬民被用來形容一個國家的人口眾多和繁榮。后來,這個成語逐漸被人們廣泛使用,并成為了一個常用的詞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萬民由兩個字組成,分別是“萬”和“民”。其中,“萬”表示眾多的意思,“民”表示人民的意思。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今年的國慶節,萬民歡慶,街上熱鬧非凡。
2. 只有當萬民團結一心,我們才能戰勝困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用以下方法來記憶這個成語:
1. 將成語分解為兩個部分,“萬”和“民”,分別記憶它們的含義。
2. 將成語和相關的場景或者例句聯系起來,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以下方式進一步學習關于“萬民”的知識:
1. 了解其他與人民、眾多民眾相關的成語,如“萬眾一心”、“四海為家”等。
2. 閱讀相關的歷史書籍或者文學作品,了解中國古代社會的人民生活和歷史事件。
3. 關注當前社會和政治動態,了解人民的權益和利益。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們要團結在一起,為了祖國的繁榮,萬民一心!
2. 初中生(13-15歲):只有當萬民團結一心,我們才能共同抵抗自然災害。
3. 高中生(16-18歲):在這個多元化的社會中,我們要尊重每個人的權益,實現萬民平等。
4. 大學生(19-22歲):作為年輕一代,我們要關注社會問題,為了萬民的福祉做出貢獻。
希望以上信息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還有其他問題,可以繼續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