宂從
基本解釋
亦作“冗從”。散職侍從官。《漢書·枚皋傳》:“三年,為王使,與冗從爭。” 顏師古 注:“冗從,散職之從王者也。” 后漢 有中黃門冗從仆射,以宦者任之,秩六百石。居則宿衛(wèi),直守門戶;出則騎從,夾乘輿車。見《后漢書·百官志三》。后亦泛指隨從。 唐 劉禹錫 《史公神道碑》:“ 布 既啟行,士氣不振,渙然內(nèi)潰,獨與冗從之旅偃旗而歸。”《金史·太宗紀(jì)》:“七月壬午,皇子 宗峻 薨。丙戌,禁外方使介冗從多者。”
成語(Idiom):宂從
發(fā)音(Pronunciation):míng có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宂從指的是順從、服從。
詳細(xì)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宂從由兩個漢字組成,宂和從。宂字表示房屋,從字表示跟隨。宂從的基本含義是指房屋中的人順從主人的指示,表示順從、服從。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宂從常用于形容人順從他人的意見或命令,表示對權(quán)威的尊重和遵從。可以用于描述員工對上級的服從、學(xué)生對老師的順從等場景。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宂從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左傳·襄公二十七年》。故事中,襄公派人去求教于齊康公,但齊康公拒絕了他的請求。襄公回到齊國后,對自己的臣子說:“吾欲見康公,康公不見,吾寧從康公之意乎?”這段話后來演變成了成語宂從。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宂從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長輩總是宂從有禮。
2. 作為一名好的領(lǐng)導(dǎo),要求員工宂從是很重要的。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宂字的上面部分想象成一個房屋的屋頂,下面部分想象成人在屋子里面,表示人在房屋中順從主人的意愿。
延伸學(xué)習(xí)(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xué)習(xí)其他與順從、服從相關(guān)的成語,如守望相助、追隨不舍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xué)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xué)生(一年級):老師讓我們宂從,聽話做作業(yè)。
2. 初中生(七年級):領(lǐng)導(dǎo)的要求我們要宂從,按時完成任務(wù)。
3. 高中生(高三):學(xué)校要求我們宂從規(guī)定的學(xué)習(xí)計劃,努力備戰(zhàn)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