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師
成語(Idiom):保師(bǎo shī)
發音(Pronunciation):bǎo sh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保護老師或保衛老師。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保師是指保護老師或保衛老師的意思。這個成語強調了尊重和保護教師的重要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保師一詞常用于教育領域,用來表達對老師的尊重和對教育事業的支持。它可以用來描述學生們對老師的保護和關心,也可以用來形容社會對教師的尊重和支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昭公二十一年》記載了“保師”這個成語的故事。春秋時期,齊國的孔子弟子曾子在齊宣王面前說了一些不中聽的話,被宣王大怒,要殺曾子。孔子聽說后,立即趕到齊國,冒著生命危險保護曾子。后來,宣王聽說孔子是曾子的老師,對孔子非常尊敬,決定原諒曾子。這個故事讓人們明白了保護老師的重要性,也使得“保師”成為了常用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保師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由“保”和“師”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學生們都很尊敬他,因為他經常保師。
2. 這個社會應該更加重視保師的工作。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孔子保護曾子的故事聯系起來記憶這個成語。同時,可以將“保師”與“保護老師”的含義聯系起來,加深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學習其他與教育相關的成語來擴展對教育領域的了解,例如“教書育人”、“一師一生”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要好好學習,保師是我們的責任。
2. 初中生:老師辛辛苦苦教我們,我們要保師,珍惜老師的付出。
3. 高中生:老師是我們的引路人,我們要保師,為老師的教誨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