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院
基本解釋
◎ 書院 shūyuàn
[academy of classical learning] 舊時地方上設立的供人讀書或講學的處所
顧憲成重修 東林書院的時候清楚地宣布,他是講 程朱學說的。——《事事關心》
近義詞
英文翻譯
1.academy of classical learning
詳細解釋
(1). 唐 代中書省修書或侍講的機構。 玄宗 開元 六年,乾元院改號麗正修書院,十三年改麗正修書院為集賢殿書院,置學士、直學士、侍讀學士、修撰官,掌刊輯經籍、搜求遺書、辨明典章,以備顧問應對。參閱 宋 王溥 《唐會要》卷六四,《新唐書·藝文志一》、《百官志二》、《張說傳》。
(2). 宋 至 清 私人或官府設立的供人讀書、講學的處所,有專人主持。 宋 代書院以講論經籍為主,其中最有名的有白鹿、石鼓(一說為嵩陽)、應天、岳麓四大書院; 元 代書院遍及各路、州、府; 明 清 書院更多,但多為習舉業而設。 清 光緒 二十七年后,改全國省、縣書院為學堂,書院之名遂廢。參閱 宋 王應麟 《玉海·宋朝四書院》、 宋 洪邁 《容齋三筆·州郡書院》、《元史·選舉志一》、《清史稿·選舉志一》。
成語(Idiom):書院(shū yuàn)
發音(Pronunciation):shū yu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古代中國的學校或教育機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書院是中國古代的一種學校或教育機構,通常由一位知名學者或文人創建和管理。書院不僅是教授學生知識的場所,還是培養人才、傳承文化的重要場所。書院的學習氛圍濃厚,注重經典文化的傳承和研究,培養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學術能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書院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教育機構或學校,也可以用來形容學習氛圍濃厚的地方。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書院起源于中國古代,最早可以追溯到東漢時期的私塾。隨著時間的推移,書院逐漸發展成為獨立的教育機構,并在唐宋時期達到鼎盛。書院在中國古代教育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對于傳承和發展中國文化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書院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所學校建設得像一個現代化的書院,教育質量很高。
2. 這個城市有很多文化氣息濃厚的書院,吸引了許多學生前來學習。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古代的書院,里面有很多學生和老師在一起學習和討論,這樣就能夠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的書院文化,以及書院在中國教育史上的重要地位。還可以深入學習與書院相關的經典文化和文學作品。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想去一所書院學習,成為一個有文化的人。
2. 初中生:這所學校的教學水平很高,像一個現代化的書院。
3. 高中生:我希望能夠進入一所頂尖的書院,接受更好的教育。
4. 大學生:在大學里,我加入了一個文學社團,我們經常舉辦書院風格的討論會。
5. 成年人:我很喜歡那所藝術學院,感覺像是進入了一個藝術書院。
希望以上的學習指南能夠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記憶“書院”這個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