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
基本解釋
◎ 大悟 dàwù
[greatly discerning and aprehending] 徹底醒悟
詳細解釋
(1).豁然醒悟;徹底明白。《后漢書·王常傳》:“ 伯升 見 常 ,説以合從之利, 常 大悟。” 明 王守仁 《傳習錄》附錄《朱子晚年定論》:“及官留都,復取 朱子 之書而檢求之,然后知其晚歲固已大悟舊説之非,痛悔極艾。” 魯迅 《故事新編·奔月》:“ 女辛 想了一想,大悟似的說:‘我點了燈出去的時候,的確看見一個黑影向這邊飛去的。’”
(2).佛教謂破迷妄、開真智為大悟。 隋 慧遠 《觀無量壽經義疏》本:“圣慧一起,朗然大悟,如睡得寤,故名為覺。”
成語(Idiom):大悟(dà wù)
發音(Pronunciation):dà w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在學習、思考或領悟某個問題時,突然豁然開朗,徹底明白。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大悟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第一個字“大”表示深遠、重要,第二個字“悟”表示領悟、明白。大悟的基本含義是指在學習、思考或領悟某個問題時,突然豁然開朗,徹底明白。它形象地比喻人的思維突破,思考的結果達到了一個新的層次。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大悟這個成語通常用來描述人在學習或思考過程中的突破和領悟。可以用在以下場景中:
- 學生在課堂上突然明白了一個復雜的數學問題,可以說他大悟了。
- 一個人在長時間的思考之后,終于明白了自己的人生目標,可以說他大悟了。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大悟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莊子·養生主》篇中,其中有一段描述了莊子與他的朋友齊物論道的故事。故事中,莊子告訴他的朋友,他曾經做過一個夢,夢到自己變成了一只蝴蝶。當他醒來后,他不確定自己究竟是莊子還是蝴蝶,他感到非常困惑。后來,他突然明白,自己無法確定現實和夢境的界限,于是他大悟了。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大悟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第一個字“大”是形容詞,表示深遠、重要;第二個字“悟”是動詞,表示領悟、明白。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經過長時間的思考,他終于大悟了自己的錯誤。
2. 在老師的耐心講解下,學生們逐漸大悟了這個難題的解法。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記憶成語“大悟”的方法可以是通過聯想記憶。可以想象一個人在經過長時間的思考后,突然靈光一閃,頭頂上出現了一個大大的“悟”字,表示他大悟了。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成語“大悟”感興趣,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思考、領悟相關的成語,如“頓悟”、“恍然大悟”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經過老師的解釋,我終于大悟了這道數學題的做法。
2. 初中生:在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突然大悟了其中的深意。
3. 高中生:通過參加辯論比賽,我對辯論技巧有了更深的理解,大悟了其中的奧妙。
4. 大學生:在大學期間,我通過實踐和思考,大悟了人生的真諦。
5. 研究生:在研究領域中,我經過多次實驗和分析,終于大悟了這個復雜問題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