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譽
基本解釋
獎譽,贊美。《墨子·尚賢下》:“日月之所照,舟車之所及,雨露之所漸,粒食之所養,得此莫不勸譽。”《韓非子·八奸》:“為人臣者散公財以説民人,行小惠以取百姓,使朝廷市井皆勸譽己,以塞其主而成其所欲,此之謂民萌。”
成語(Idiom):勸譽(quàn yù)
發音(Pronunciation):quàn y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勸誡并稱贊。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勸誡別人并同時稱贊對方的優點或成就。表示在勸告他人時,不忘贊美對方,以增加說服力和友好度。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適用于各種勸告和建議的場景,可以用于勸告他人不要犯錯誤的同時贊美他們的優點。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勸譽一詞最早出現在《后漢書·楊阜傳》中。據說,當時有一位叫楊阜的官員,他在勸告皇帝時總是能夠巧妙地同時稱贊皇帝的優點,讓皇帝更容易接受他的建議。因此,人們就用“勸譽”來形容這種巧妙的勸告方式。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由動詞“勸”和動詞“譽”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勸告我時總是能夠巧妙地勸譽我,讓我更容易接受他的建議。
2. 在批評他人的同時,也要學會勸譽對方的優點。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將“勸”字和“譽”字分別記憶為兩個獨立的概念,然后通過想象在勸告他人的過程中同時贊美對方的優點來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勸告和贊美相關的成語,例如“勸百諷一”、“勸善戒惡”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在勸告我們時總是能夠巧妙地勸譽我們的努力,讓我們更有動力學習。
2. 初中生:在給朋友提建議時,我們應該能夠同時勸誡他們并贊美他們的優點,這樣才能更有效地幫助他們成長。
3. 高中生:在領導團隊時,我們要善于用勸譽的方式來指導團隊成員,以增加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和凝聚力。
4. 大學生:在與他人交流時,我們要學會在勸告他人的同時贊美他們的優點,以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