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督
基本解釋
勸勉督促。《后漢書·劉虞傳》:“時處處斷絶,委輸不至,而 虞 務存寬政,勸督農植。”《三國志·吳志·陸遜傳》:“ 遜 開倉穀以振貧民,勸督農桑,百姓蒙賴。”
成語(Idiom):勸督 (quàn dū)
發音(Pronunciation):quàn d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勸告并督促他人做某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勸督是由“勸”和“督”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勸”意味著勸告、勸說,而“督”意味著督促、監督。勸督的含義是通過勸告和督促他人,使其去做某件事情。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勸督常用于形容一個人通過勸告和督促他人,使其積極行動或完成某項任務。這個成語常用于工作、學習、家庭等場景中,用于形容一個人在工作上或學習上給予他人鼓勵和指導。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勸督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左傳》中。據說,在春秋時期,晉國的大夫荀息在齊國任職期間,他曾經勸告和督促齊國的國君開展改革。他用自己的言行影響了齊國的國君,使得齊國得以進步。后來,人們就以“勸督”來形容通過勸告和督促他人,使其積極行動或完成某項任務。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勸督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由動詞“勸”和動詞“督”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經常勸督我努力學習,提高自己的能力。
2. 作為團隊的領導者,他不僅要勸督團隊成員,還要給予他們充分的支持。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你可以通過將“勸督”與“勸告和督促”這個含義聯系起來記憶。同時,你也可以通過多使用該成語來加深對其含義和用法的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勸告和督促相關的成語,如“言聽計從”、“呼風喚雨”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經常勸督我們要按時完成作業。
2. 初中生:班長勸督同學們要積極參加體育活動。
3. 高中生:父母常常勸督我要好好利用時間,提高學習成績。
4. 大學生:導員勸督我們要注重鍛煉身體,保持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