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詞語解釋
bāo lǎn cí sòng ㄅㄠ ㄌㄢˇ ㄘㄧˊ ㄙㄨㄙˋ包攬詞訟(包攬詞訟)
◎ 包攬詞訟 bāolǎn císòng
[act as shyster;practise legal chicanery] 詞訟:訴論。包打官司,從中敲詐勒索
舊社會就有一些勾結官府的
詞語解釋
bāo lǎn cí sòng ㄅㄠ ㄌㄢˇ ㄘㄧˊ ㄙㄨㄙˋ包攬詞訟(包攬詞訟)
謂招攬承辦別人的訴訟,從中謀利。《紅樓夢》第一○五回:“那參的京官就是大老爺,説的是包攬詞訟,所以火上澆油。” 葉圣陶 《未厭集·某城紀事》:“說你平時靠著議員的舊頭銜,包攬詞訟,把持地方,是十二分合格的土豪劣紳。” 丁玲 《太陽照在桑干河上》三五:“ 錢文貴 在村子上包攬詞訟,出出歪主意,一定是可能的。”
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包攬詞訟
成語(Idiom):包攬詞訟
發音(Pronunciation):bāo lǎn cí sò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包攬詞訟指一個人或機構獨自承擔全部的訴訟事務。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包攬詞訟這個成語由“包攬”和“詞訟”兩個詞組成。包攬意為獨自承擔,全權負責,詞訟指的是訴訟事務。包攬詞訟表示一個人或機構獨自承擔全部的訴訟事務,包括代理訴訟、辯護、起訴等。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包攬詞訟常用于形容某人或某機構在法律訴訟中承擔全部事務,表達其責任重大,能力出眾的意思。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獨自處理所有事務,不需要他人幫助。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包攬詞訟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官場。在古代,官員們除了行政管理外,還需要處理一些訴訟事務。有一位官員名叫楊繼業,他為人正直,能力出眾,因此被任命為訴訟官。他在擔任這個職務期間,處理了大量的訴訟案件,承擔了所有與訴訟有關的工作。后來,人們就用“包攬詞訟”來形容一個人能夠獨自承擔全部訴訟事務的能力和責任。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 + 包攬詞訟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公司里包攬詞訟,處理各種法律事務。
2. 這位律師能夠包攬詞訟,代理客戶的所有法律事務。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包攬詞訟”拆解成兩個詞來記憶,包攬表示獨自承擔,詞訟表示訴訟事務。可以想象一個人獨自承擔所有的法律事務,這樣就能夠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法律相關的成語,如“力挽狂瀾”、“守株待兔”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媽媽包攬詞訟,幫我處理了學校的糾紛。
2. 初中生:他在班級里包攬詞訟,協調解決了同學之間的矛盾。
3. 高中生:他的能力很強,可以包攬詞訟,代表學校參加各種法律競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