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詞語解釋
yǐ cí hài yì ㄧˇ ㄘㄧˊ ㄏㄞˋ ㄧˋ以辭害意(以辭害意)
因拘泥于辭義而誤會或曲解作者的原意。語本《孟子·萬章上》:“説《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夸飾》:“ 孟軻 所云‘説《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意’也?!?宋 胡仔 《苕溪漁隱叢話前集·杜少陵二》:“大抵古今興比所在,適有感發者,不必盡相迴避,要各有所主耳。此亦‘説《詩》者不以辭害意’之義也。”亦作“ 以詞害意 ”。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七:“ 太白 ‘斗酒詩百篇’, 東坡 ‘嬉笑怒駡皆成文章’,不過一時興到語,不可以詞害意。”
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以辭害意
成語(Idiom):以辭害意
發音(Pronunciation):yǐ cí hài y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用言辭傷害別人的心情或利益。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以辭害意是指通過言辭或語言的方式來傷害他人的心情或利益。這種傷害可以是直接的言辭攻擊,也可以是間接的詆毀、誹謗、挑釁等方式。這個成語強調了言辭的力量,提醒人們要謹慎使用語言,不要傷害他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以辭害意這個成語可以用于描述言辭惡劣、惡意攻擊的情況。它可以用于諷刺、批評和警示他人不要用言辭傷害他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于提醒人們要友善對待他人,不要用惡意的言辭傷害別人的心情。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一個故事。相傳,有兩位朋友,他們非常要好,但是其中一個朋友總是喜歡用尖刻的言辭來諷刺另一個朋友。另一個朋友忍受了很久,最終無法忍受他的言辭傷害,于是離開了他。這個故事告訴人們,不要用言辭傷害別人,否則會失去朋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以辭害意是一個四個字的成語,由“以”、“辭”、“害”、“意”四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總是用尖刻的言辭來傷害別人的感情,真是太過分了。
2. 請不要用惡意的言辭來攻擊他人,這樣只會讓自己變得更糟糕。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以辭害意”與傷害他人的言辭聯系起來,形成一個形象的記憶。可以想象一個人拿著一把尖刀,用尖刻的言辭刺傷別人的心。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言辭相關的成語,如“以言為刃”、“言辭犀利”等,可以幫助加深對言辭傷害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告訴我們,不要用惡意的言辭傷害同學的感情。
2. 初中生:我們班上有一個同學總是用尖刻的言辭來嘲笑別人。
3. 高中生:以辭害意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為,應該避免使用。
4. 大學生:我們應該用友善的言辭來交流,而不是以辭害意傷害他人。
5. 成年人:在職場上,要注意避免用惡意的言辭傷害同事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