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詞語解釋
chǐ yǒu suǒ duǎn ,cùn yǒu suǒ cháng ㄔㄧˇ ㄧㄡˇ ㄙㄨㄛˇ ㄉㄨㄢˇ ,ㄘㄨㄣˋ ㄧㄡˇ ㄙㄨㄛˇ ㄔㄤˊ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比喻人或事物各有其長處和短處。《楚辭·卜居》:“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數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史記·白起王翦列傳論》:“鄙語二:‘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白起 料敵合變,出奇無窮,聲震天下,然不能救患於 應侯 。” 唐 劉知幾 《史通·惑經》:“昔 孔宣父 以大圣之德,應運而生。生人已來,未之有也。故使三千弟子,請益無倦。然則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其間切磋酬對,頗亦互聞得失。” 陳伯微 《西人一語激東瀛》:“ 中國 有句古話說:‘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世界上沒有完美無缺的民族,任何一個民族都是瑕瑜互見,妍媸并存的。”亦省作“ 尺短寸長 ”。 宋 蘇軾 《定州到任謝執政啟》:“ 燕 南 趙 北,昔稱謀帥之難;尺短寸長,今以乏人而授。”
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成語(Idiom):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發音(Pronunciation):chǐ yǒu suǒ duǎn, cùn yǒu suǒ zhǎ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事物各有長短,各有優勢和劣勢。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這個成語中的“尺”和“寸”都是長度單位,比喻不同事物在某些方面有優勢,但在其他方面有劣勢。它強調了事物的相對性和相對優勢。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事物的優劣或比較不同事物的長處和短處。可以用來表達某個人或事物在某個方面具有優勢,但在其他方面卻存在劣勢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晉書·王恭傳》中有這樣的故事:王恭是晉朝的一位名將,他在戰場上非常勇猛,但在政治上卻缺乏智慧。有一次,他在朝廷上與同僚爭論時,一位官員說:“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意思是說,王恭在軍事方面有所長處,但在政治方面有所短處。從此,這個成語就流傳下來。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其中,“尺有所短”和“寸有所長”都是形容詞短語,用來形容事物的長短和優劣。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公司的產品質量尺有所短,但在售后服務方面寸有所長。
2. 這位學生在學習方面尺有所短,但在體育方面寸有所長。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尺有所短,寸有所長”與事物的優劣相對性聯系起來,形成對比的記憶圖像。比如,可以想象尺子短而寸尺長的情景,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類似的成語,如“長短不一”、“得過且過”等,以擴展對比和相對性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的數學成績尺有所短,但在英語方面寸有所長。
2. 初中生:我的籃球技術尺有所短,但在乒乓球方面寸有所長。
3. 高中生:我的文科成績尺有所短,但在理科方面寸有所長。
4. 大學生:我的專業知識尺有所短,但在實踐能力方面寸有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