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衡
基本解釋
即杜蘅。
成語(Idiom):土衡(tǔ héng)
發音(Pronunciation):tǔ hé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沒有根據、沒有衡量標準的主觀判斷或評價。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土衡是由“土”和“衡”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土”表示沒有根據、主觀的意思;“衡”表示衡量、評價的意思。土衡的意思就是沒有根據、沒有衡量標準的主觀判斷或評價。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土衡常用于批評或諷刺他人主觀、片面的評價或判斷。可以用來形容某人對事物的看法沒有根據,只憑主觀感覺或個人喜好來評價。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說,土衡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后漢書·王莽傳》中。當時,王莽在統治期間,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其中包括改變貨幣制度。有一個人對王莽的改革持懷疑態度,他認為王莽的改革沒有根據,只是主觀的判斷。于是他說:“土衡之斷,非寶之衡也。”意思是說,土衡的判斷不是寶貴的衡量標準。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土衡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這個問題的評價完全是土衡,沒有任何根據。
2. 別人的意見他從來不聽,只憑自己的土衡來判斷事情。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土衡的意思,想象一個人站在泥土中,用手拿著一個沒有刻度的衡量器,隨意地衡量物品,表示沒有根據的主觀評價。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類似的成語,如“主觀臆斷”、“片面看問題”等,來擴展對主觀評價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說我們要聽課才能學好,但我覺得這是土衡,我喜歡自己玩。
2. 初中生:有些同學對新來的同學做土衡,只看他們的外貌和衣著,沒有給他們機會展示自己的才能。
3. 高中生:有些人對文學作品的評價很土衡,只憑個人喜好來判斷,沒有深入理解作品的內涵。
4. 大學生:在大學里,我們應該用嚴謹的思維和客觀的標準來評價問題,而不是憑借土衡的主觀判斷。
希望以上學習指南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