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見
基本解釋
◎ 引見 yǐnjiàn
[introduce;present] 引導入見
大使被引見總統
英文翻譯
1.introduce; present
詳細解釋
(1).引導入見。舊指皇帝接見臣下或賓客時由有關大臣引導入見?!?a href="/r_ci_58d1eed5454391b69e018cee266e33d7/" target="_blank">漢書·兩龔傳》:“徵為諫大夫,引見?!薄?a href="/r_ci_b77c9fa8a4d180deddbadcc0338feab7/" target="_blank">后漢書·儒林傳上·戴憑》:“自繫廷尉,有詔勑出,后復引見?!?宋 蘇軾 《轉對條上三事狀》:“臣以此知明主務廣視聽,深防蔽塞,雖無門籍人,猶得非時引見?!?br>(2).泛指引導相見或介紹?!?a href="/r_ci_9db64a7a1f63a775102be1d7713f57f1/" target="_blank">西游記》第五七回:“ 沙僧 作禮畢,道:‘有一件事,特來朝見菩薩,煩為引見引見?!?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二章二:“副官處說的,司令長官睡了,不能驚擾他,要等到清早才可以引見。” 靳以 《去路》:“我給你引見引見。” 曹禺 《日出》第三幕:“ 翠喜 :‘(朝 胡四 ) 胡四爺 。(指 福升 ) 四爺 ,您引見引見。’”
(3). 清 制特指京官五品以下、外官四品以下,授官時文官由吏部,武官由兵部帶領朝見皇帝。 清 嚴有禧 《漱華隨筆·知縣改授》:“近 雍正 年間,屢有引見知縣奉旨改京員者。”《紅樓夢》第一○二回:“正在吏部説話的時候,來了一個 江西 引見的知縣?!薄豆賵霈F形記》第二五回:“那年考取御史,引見下來,頭一個就圈了他?!?巴金 《家》十二:“第二年爹以過班知縣的身份進京引見去了?!?br>(4).接見?!?a href="/r_ci_b77c9fa8a4d180deddbadcc0338feab7/" target="_blank">后漢書·儒林傳下·張玄》:“時 右扶風 瑯邪 徐業 ,亦大儒也,聞 玄 諸生,試引見之,與語,大驚曰:‘今日相遭,真解矇矣!’”《梁書·袁昂傳》:“ 儉 時為京尹,經於后堂獨引見 昂 。” 清 鈕琇 《觚賸·酒芝》:“ 太倉 王司馬 岵云 備兵 九江 ,校士列郡,拔 太虛 第一,引見之。”
成語(Idiom):引見(yǐn jiàn)
發音(Pronunciation):yǐn ji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介紹、介紹人物或事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引見是指通過介紹使人熟悉或了解某人或某事。它是一種社交禮儀,常用于正式場合或個人之間相互介紹。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引見可以用于各種場合,如商務會議、社交聚會、學術交流等。它可以用來介紹新朋友、合作伙伴、重要客戶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引見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史記·卷六十一·呂不韋列傳》中。呂不韋是秦國的一位重要官員,他在朝廷中引見了一位才華橫溢的年輕人,使他得到了重用。這個故事表達了通過引見可以讓人才得到認可和機會的含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引見是由“引”和“見”兩個字組成的,其中,“引”表示引導、介紹,“見”表示看到、了解。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向大家引見了一位來自外地的客人。
2. 我們需要一個翻譯來引見我們的產品給國外客戶。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引見”與“介紹”聯系起來記憶。同時,可以想象在一個正式場合中,一個人正在引導另一個人認識新朋友的場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社交禮儀相關的成語,如“自我介紹”、“互相認識”等,以擴展詞匯量和提升社交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引見了一位新同學給我們認識。
2. 初中生:我幫助爸爸引見了他的朋友們。
3. 高中生:在招聘會上,我向公司的招聘人員引見了自己的優勢。
4. 大學生:我在學術會議上引見了我的研究成果。
5. 成年人:我向朋友引見了一本好書,希望能啟發他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