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諷
成語(Idiom):倍諷(bèi fěng)
發音(Pronunciation):bèi fě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倍加諷刺嘲笑,形容諷刺的言辭或行為極為尖銳、刻薄。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倍諷是由“倍”和“諷”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倍”表示增加、加倍,“諷”表示諷刺、嘲笑。倍諷這個成語形容諷刺的言辭或行為極為尖銳、刻薄,使人感到非常刺耳和不悅。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倍諷常用于描述言辭或行為中的諷刺,通常用于批評、諷刺他人的言論、行為或態度。在正式場合中,使用倍諷要慎重,避免引起爭議和不必要的沖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倍諷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明代馮夢龍的小說《警世通言》中,小說中有一則故事講述了一個兒子為了諷刺自己的懶惰父親,用了倍加諷刺的言辭。這個故事使得倍諷成語逐漸流傳開來。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倍諷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四字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話里充滿了倍諷,讓人不禁感到心寒。
2. 她用倍諷的語言諷刺了他的無能和懶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倍諷這個成語與“倍加諷刺”這個意思進行聯想,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諷刺相關的成語,如“諷刺”、“嘲笑”、“譏諷”等,來擴大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他的作文里充滿了倍諷,讓人忍不住笑出聲來。
2. 初中生(13-15歲):她用倍諷的語言諷刺了他的無知和愚蠢。
3. 高中生(16-18歲):他的演講中充滿了倍諷,讓人聽了非常不舒服。
4. 大學生(19-22歲):他的評論充滿了倍諷,讓人對他的才華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