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虱
成語(Idiom):針虱
發音(Pronunciation):zhēn sh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非常小心、謹慎。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針虱”由“針”和“虱”兩個詞組成。“針”指的是針尖,表示細小;“虱”指的是寄生蟲,表示危險。這個成語形容人小心謹慎,像針尖上的虱子一樣小心翼翼,不敢有絲毫馬虎。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在做事情時非常小心、謹慎,不敢有絲毫馬虎的態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針虱”最早出現在《晉書·杜預傳》中。杜預是東晉時期的一位重要政治家和文學家。他在寫給朋友的信中,用“針虱”來形容自己在處理事務時的小心謹慎。后來,這個成語逐漸流傳開來,用來形容小心謹慎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像+針虱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做事情非常針虱,從不敢有絲毫馬虎。
2. 這位醫生對待每個病人都像針虱一樣小心翼翼。
3. 在這個項目中,我們必須像針虱一樣小心,不能有任何差錯。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針虱”想象成一個非常小的蟲子,它在針尖上爬行,非常小心謹慎。你可以將這個形象牢記在心,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成語感興趣,可以學習更多與“針虱”相關的成語,如“針鋒相對”、“一針見血”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寫字的時候,像針虱一樣小心,生怕寫錯了字。
2. 初中生:考試之前,我會像針虱一樣小心備考,不敢有絲毫馬虎。
3. 高中生:在選大學專業的時候,我會像針虱一樣小心翼翼,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