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丸泥
基本解釋
(1).一顆泥丸。 漢 劉向 《列仙傳·方回》:“時人言得 回 一丸泥涂門戶,終不可開。”《明史·河渠志二》:“河至 清河 凡四折而后入海。 淮安 、 高 、 寶 、 鹽 、 興 數百萬生靈之命託之一丸泥,決則盡成魚蝦矣。”
(2).《東觀漢記·隗囂載記》:“ 元 ( 王元 )請以一丸泥為大王東封 函谷關 ,此萬世一時也。”謂 函谷關 地勢險要,易于防守。后用于比喻以極少的力量,可以防守險要的關隘。《晉書·四夷傳·吐谷渾》:“以一丸泥封 東關 ,封 燕 趙 之路,迎天子於 西京 ,以盡遐藩之節。” 唐 李益 《再赴渭北使府留別》詩:“平戎三尺劍,封緘一丸泥。” 清 錢謙益 《獄中雜詩》之十一:“莫倚 居庸 三路險,請封 函谷 一丸泥。” 宋 王安石 《西帥》詩:“一丸豈慮封 函谷 ,千騎無由飲 渭橋 。” 明 夏完淳 《大哀賦》:“封 函谷 之一丸,據 雍州 之九郡。”
成語(Idiom):一丸泥
發音(Pronunciation):yī wán n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非常微小或微不足道的東西。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一丸泥是由“一”、“丸”和“泥”三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一”表示數量上的極少,也可以表示微小;“丸”表示粒狀物,一般用于形容藥丸等小顆粒;“泥”表示土壤中的泥土。整個成語的含義是指非常微小或微不足道的東西。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一丸泥常用于形容事物的微小或微不足道的程度。可以用來形容某人的貢獻微乎其微、功勞微不足道,也可以用來形容某事的影響力很小、重要性不大。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一丸泥的具體故事起源尚無確切記載,但一丸泥的意思與形象比喻在漢代就已經存在。古代有一位名叫孟嘗君的官員,他曾經對秦始皇說:“大王,您將成就萬世之業,不可因為一丸泥而自顧不暇。”這句話意思是指秦始皇的事業偉大,不應該因為瑣碎小事而分心。從此,一丸泥就成為了形容微不足道的事物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Subject + 一丸泥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貢獻只是一丸泥,對整個項目來說并不重要。
2. 這個問題只是一丸泥,不值得我們花太多時間和精力去解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一丸泥”想象成一小顆粒的泥土,微小而微不足道的形象。可以通過與“微不足道”、“微乎其微”等詞語進行聯想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如“九牛一毛”、“滄海一粟”等,以擴大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只吃了一丸泥一樣的東西,所以不餓。
2. 初中生:他的貢獻就像一丸泥,對整個團隊來說沒有影響。
3. 高中生:這個問題對于整個社會來說只是一丸泥,不值得大肆渲染。
以上是關于成語“一丸泥”的全面學習指南,希望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