鋒燹
成語(Idiom):鋒燹(fēng xiǎn)
發音(Pronunciation):fēng xiǎ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鋒芒畢露,氣勢洶洶,形容威風凜凜,勢不可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鋒燹是由“鋒”和“燹”兩個詞組成的成語。鋒,指刀劍的鋒利之處;燹,指烈火燃燒。鋒燹的意思是鋒芒畢露,氣勢洶洶,形容某人或某事威風凜凜,勢不可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多用來形容人或事物具有強大的力量、威嚴的氣勢,常用于形容軍隊、領導人、英雄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昭公二十六年》中有一則故事,春秋時期,齊國有一位名叫子義的將軍,他帶領齊軍征戰四方,所向披靡,威風凜凜。有一次,子義率軍攻打一個叛亂的城市,他在城外大聲喊道:“我乃齊將子義,鋒燹之將也!”這句話意味著他是一位鋒芒畢露的將領,勢不可擋。從此以后,人們就用“鋒燹”來形容威風凜凜的人或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名詞+動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演講鋒燹四溢,讓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 這支軍隊鋒燹畢露,勝券在握。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鋒燹”拆分為“鋒”和“燹”,鋒利的刀劍和烈火燃燒的意象,幫助記憶其含義為鋒芒畢露,氣勢洶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閱讀相關的歷史故事、軍事戰略等來深入理解和應用鋒燹這個成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走進教室時,鋒燹的目光掃視著每個同學。
2. 初中生:他在比賽中展現出了鋒燹的實力,贏得了冠軍。
3. 高中生:這位領導人的演講鋒燹四溢,激勵了我們全體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