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牲
基本解釋
供祭祀用的牛。《易·萃》:“用大牲吉,利有攸往,順天命也。” 李鼎祚 集解引 鄭玄 曰:“大牲,牛也。”《左傳·僖公十九年》:“小事不用大牲。”
成語(Idiom):大牲
發音(Pronunciation):dà shē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犧牲的動物,也比喻為國家、民族等利益犧牲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大牲源自《詩經·小雅·大東》中的“大牲犧牲,烝嘗肥羹,有嘉烝享。”牲,古代祭祀用的牲畜,犧牲的意思。成語大牲比喻為國家、民族等利益犧牲的人,表示為了大局、為了集體利益而犧牲個人利益的精神。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大牲常用于形容為了國家、民族、家庭等利益而奉獻自己的人,尤其是在描述為了公共利益而犧牲的英雄、烈士等時常使用。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大牲的故事起源于古代的祭祀活動。在古代,祭祀是重要的社會儀式,人們會用牲畜作為祭品來祭祀神靈。大牲犧牲的場景出現在《詩經·小雅·大東》中,描述了祭祀活動中犧牲大牲、享用祭品的情景。后來,大牲的含義逐漸擴展為為了國家、民族等利益而犧牲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 + 牲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一位大牲,為了國家的繁榮而奮斗終身。
2. 這位醫生是一位大牲,為了救治病人,日夜奮戰。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大牲的發音“大聲”與“牲”聯想起來,形成一個意象。同時,可以想象一個為了國家、民族等利益而犧牲的英雄形象,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大牲相關的成語,如大公無私、舍己為人等,可以進一步拓展對于奉獻精神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是一位大牲,為了保護環境,每天都主動撿垃圾。
2. 初中生:那位教師是一位大牲,為了學生的學業成就,不辭辛勞地輔導他們。
3. 高中生:這位科學家是一位大牲,為了研究新藥,長期奮斗在實驗室中。
4. 大學生:她是一位大牲,為了支持貧困地區的教育事業,放棄了高薪工作選擇到那里支教。
希望以上學習指南對您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