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道而不徑
發音(Pronunciation):dào ér bù jì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行事方式正直,不走歪門邪道。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道,指正道、正義之道;徑,指邪門歪道。道而不徑表示一個人在行事過程中,堅守正道,不走邪路。這個成語形容一個人的品德高尚,行為正直,不做違背道德準則的事情。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通常用來形容一個人的品德高尚,不做違法亂紀的事情。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行為方式正直,不走捷徑或采取不正當的手段。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孫子吳起列傳》中有一則故事,講述了戰國時期,吳國的名將吳起在進行軍事行動時,總是堅持按照正當的軍事原則和戰術行動,不走邪門歪道。因此,吳起被稱為“道而不徑”,這個成語也由此而來。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這個成語由四個漢字組成,分別是“道”、“而”、“不”、“徑”。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秉持著道而不徑的原則,從不做違法亂紀的事情。
2. 這個公司一直堅持道而不徑的經營方式,贏得了廣大客戶的信任。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這個成語與吳起的故事聯系起來,想象吳起在戰場上堅守正義,不走邪門歪道的形象。也可以將“道而不徑”與“正直”、“高尚”等詞語聯系起來,幫助記憶其基本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道德、品德相關的成語,如“正直無私”、“守正不阿”等。同時,也可以學習吳起的故事,了解他作為一位名將的事跡和貢獻。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要努力學習,做一個道而不徑的好孩子。
2. 初中生:作為一名學生干部,我要帶頭遵守紀律,道而不徑地為同學們服務。
3. 高中生:在面對誘惑時,我們要堅守道而不徑的原則,不輕易放棄自己的價值觀。
4. 大學生:作為一名大學生,我要堅守道而不徑的行為準則,為社會做出積極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