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質
基本解釋
即元素。 魯迅 《熱風·智識即罪惡》:“于是我跑到 北京 ,拜老師,求智識。地球是圓的。元質有七十多種。”參見“ 元素 ”。
成語(Idiom):元質
發音(Pronunciation):yuán zh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一個人的根本素質或品質。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元質是由“元”和“質”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元”表示本質、根本,“質”表示品質、素質。元質指的是一個人的根本素質或品質,是指一個人的內在特質和基本素養。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元質這個詞語常用于描述一個人的品行、修養、個性等方面的素質。可以用來表達對一個人的高度評價或者批評。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元質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尚書·洪范》中的一句話:“元質有常。”意思是說,一個人的本質和品質是不變的。后來,這句話逐漸演變成了成語“元質”。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元質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學生的元質很好,不僅學習優秀,而且為人誠實守信。
2. 他的元質有待提高,需要加強自身的修養和素質。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元質”拆分為“元”和“質”來記憶。其中,“元”可以理解為“根本”,而“質”可以理解為“品質”。通過理解這兩個字的含義,可以更好地記憶和理解元質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元質是一個描述人的基本素質的詞語,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詞語和成語,如“人品”、“修養”、“素質教育”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元質很好,經常幫助別人。
2. 初中生:她的元質出眾,不僅學習優秀,而且為人正直。
3. 高中生:他的元質有待提高,需要更加注重自身的修養和素質。
4. 大學生:培養學生的元質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