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周風
基本解釋
風名。西北風。《史記·律書》:“不周風居西北,主殺生。”《易緯·通卦驗》:“立冬,不周風至。”
成語(Idiom):不周風(bù zhōu fēng)
發音(Pronunciation):bù zhōu fē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言語或行為不周全,不周密,不得當。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不周風是由“不周”和“風”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其中,“不周”表示不周全,不周密,不得當的意思;“風”表示言行舉止、作風。因此,不周風指言語或行為不周全,不周密,不得當。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通常用于批評指責或警示他人言行不周全,不得當的情況。可以用來形容人在處理事情時不夠細心,不夠謹慎,或者做事不周到,不全面。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不周風這個成語最早見于《后漢書·王質傳》。據傳,東漢末年,王質在任官期間,行事不周,不得當,引起了朝廷和百姓的不滿。后來,這個成語就用來形容言行不周全,不周密,不得當的情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不周風是一個四字成語,由兩個雙音節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工作中總是不周風,經常出錯。
2. 老師對學生的不周風進行了批評。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在大風中行走,但他的衣服沒有系好,風一吹就把他的衣服吹得散亂不堪。這個形象可以幫助記憶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言行舉止相關的成語,如言行不一、言行一致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作業常常有很多錯誤,真是一個不周風的孩子。
2. 初中生:老師批評他在班里的不周風,要他改正。
3. 高中生:他在考試前沒有好好復習,這種不周風是不應該的。
4. 大學生:他在工作中總是不周風,經常出錯,應該引起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