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雉
成語(Idiom):寇雉
發音(Pronunciation):kòu h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那些以非法手段、暴力手段掠奪他人財物、傷害他人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寇雉是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寇指的是盜賊、強盜,雉是一種鳥類,古代被認為是勇猛善戰的象征。寇雉合在一起,形容那些以非法手段、暴力手段掠奪他人財物、傷害他人的人。這個成語含有貶義,指責這樣的人行為兇惡、不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通常用來形容那些以不正當手段獲取財富,傷害他人利益的人。可以用于諷刺、批評這樣的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宣公十年》中有一則寓言故事,講述了一個寇雉的故事。故事中,一只雉鳥盜取了其他鳥類的蛋,被其他鳥類發現后,它們合力將寇雉打死。這個故事被引申為比喻那些貪婪、兇惡的人最終會遭到懲罰。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寇雉是一個固定的成語,由兩個字組成,沒有其他衍生形式。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們是社會的寇雉,應該受到法律的制裁。
2. 這些寇雉用欺騙的手段騙取了他人的財產。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寇雉”與“盜賊”、“暴力”等詞語聯系起來進行記憶。可以想象一只雉鳥在偷竊其他鳥類的蛋,被其他鳥類發現后,它們合力將寇雉打死的情景。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如“強盜”、“賊人”等,以豐富詞匯量和理解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那些偷別人的東西的人是寇雉,應該受到懲罰。
2. 初中生:我們要警惕寇雉的行為,保護自己的財產安全。
3. 高中生:社會上有很多寇雉,他們以不正當手段獲取財富,傷害他人利益。
4. 大學生:我們要遠離寇雉,保持自己的道德底線,遵守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