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報機
成語(Idiom):收報機
發音(Pronunciation):shōu bào j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能夠準確聽取和理解他人講話的能力或技巧。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收報機源自于舊時代的報社,報社中有專門負責收聽廣播的機器,這些機器能夠準確地接收和識別廣播內容。后來,人們將這種準確聽取和理解的能力比喻為“收報機”,形容一個人能夠準確地理解他人的意思。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一個人能夠準確聽取和理解他人的意思,尤其是在交流中能夠迅速理解對方的意圖和要求。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收報機這個成語的起源較為模糊,沒有明確的故事或傳說與之相關。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真是個收報機,只需要聽一次就能明白我的意思。
2. 她的收報機能力讓她在團隊中成為了溝通的中心人物。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收報機”這個成語與能夠準確接收和理解信息的機器聯系起來,想象一個人像機器一樣能夠迅速、準確地聽取和理解他人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其他與交流和理解相關的成語,如“目不識丁”、“一言難盡”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媽媽是一個收報機,她總是能夠準確地聽懂我的要求。
2. 中學生(13-18歲):老師的收報機能力讓她能夠迅速理解學生的問題并給予解答。
3. 大學生(19-22歲):在團隊合作中,能夠成為一個收報機是非常重要的,這樣可以更好地協調團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