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奪
基本解釋
◎ 予奪 yǔduó
(1) [give or deprive]∶給予和剝奪
生殺予奪
(2) [praise or belitt-le]∶指贊許和貶低
褒貶予奪
詳細解釋
(1).賜予和剝奪。《周禮·天官·大宰》:“以八柄詔王馭群臣:一曰爵,以馭其貴。二曰祿,以馭其富。三曰予,以馭其幸……六曰奪,以馭其貧。” 鄭玄 注:“幸,謂言行偶合於善,則有以賜予之……奪,謂臣有大罪,沒入家財者。”《管子·七法》:“予奪也,險易也,利害也,開閉也,殺生也,謂之決塞。”
(2).引申為賞罰。 明 王鳳洲 《綱鑒會纂》卷四四:“ 范華陽 曰:‘今 僖宗 兩無予奪,何以儆 全忠 而服 克用 耶!’”
(3).裁決,裁奪。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省事》:“朝夕聚議,寒暑煩勞,背春涉冬,竟無予奪。” 唐 吳兢 《貞觀政要·納諫》:“ 蜀王 妃父 楊譽 ,在省競婢,都官郎中 薛仁方 留身勘問,未及予奪。” 明 丘濬 《大學衍義補·謹詳讞之議》:“使斷疑獄者,以此為予奪輕重之權度。”
(4).褒貶。 宋 周密 《<癸辛雜識>序》:“一時之聞見,本於無心;千載之予奪,狃於私意。” 清 嵇璜 《皇朝通志·凡例》:“自諸王及內外大臣之例,得請謚者,高下予奪,各如其分。”
成語(Idiom):予奪(yǔ duó)
發音(Pronunciation):yǔ duó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給予和奪取,指給予和奪取權力、地位、財物等。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予奪是一個由動詞“予”和“奪”組成的成語,意思是給予和奪取。它常用來形容人們在權力、地位或財物上的爭奪和掌控。這個成語表達了人們對于權力和財富的渴望和爭奪,以及在爭奪中給予和奪取的行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予奪這個成語可以用于描述政治、商業、社會等各個領域中的權力爭奪和財富奪取。例如,在政治上,人們常常使用予奪來形容政治家們為了爭奪權力而進行的競爭和斗爭;在商業上,予奪可以形容企業間為了奪取市場份額而進行的競爭和爭奪。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予奪成語的具體故事起源目前尚無確切記載。由于予奪是由兩個常用的動詞組成,因此它的起源可能與古代的社會和政治環境有關。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予奪是一個由兩個單獨的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予”是動詞,意為給予;“奪”也是動詞,意為奪取。兩個動詞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個表示給予和奪取的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通過予奪權力,成為了這個國家的領導人。
2. 這個企業通過予奪市場份額,成為了行業的領軍者。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記憶予奪這個成語可以通過將其與權力和財富的爭奪聯系起來。想象自己在爭奪權力和財富的場景中,通過給予和奪取來實現自己的目標。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于予奪這個成語感興趣,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例如“爭奪”、“奪取”等,以擴大你的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們爭奪玩具的權力,導致了爭吵。
2. 初中生:這個小組通過予奪資源,取得了比其他小組更好的成績。
3. 高中生:政治家們為了爭奪權力,進行了一場激烈的競選。
4. 大學生:這家公司通過予奪競爭對手的客戶,擴大了市場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