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茀
成語(Idiom):葛茀
發音(Pronunciation):gě f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才或事物的本來面目,不加修飾的真實狀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葛茀,古代一種粗糙的布料,沒有經過漂洗和染色,因此顏色暗淡,質地粗糙。這個成語比喻人才或事物本來的面貌,沒有經過任何修飾或包裝,呈現出真實的狀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人才或事物的真實情況,強調真實、樸素和不加修飾的特點。可以用來表達對人才或事物本質的認可和贊美。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葛茀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論語》中的一則故事??鬃拥膶W生子貢曾問孔子:“仁者雖葛茀之麻,不擇細木?!?孔子回答說:“是不是細木,不重要,重要的是是否具備仁德的品質?!睆倪@個故事中,人們引申出了“葛茀”的含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葛茀是一個名詞短語,由兩個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才華就像是葛茀一樣,樸實無華卻充滿內涵。
2. 這個作品展現了真實的生活,毫不掩飾地展示出社會的葛茀。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葛茀”這個詞語的發音來記憶,將“葛茀”與“格蕾夫”(Grape)聯想在一起,因為葡萄表面有一層葛茀,沒有經過修飾,所以可以幫助記憶“葛茀”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葛茀”相關的成語,如“葛衣濯足”、“葛屨履霜”等,深入了解這些成語的含義和用法。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畫雖然簡單,但是展現了大自然的葛茀之美。
2. 初中生:這本書雖然沒有華麗的辭藻,但是卻真實地描繪了人物的葛茀。
3. 高中生:在社交媒體上,我們需要展示真實的自己,不要掩飾自己的葛茀。
4. 大學生:人才不需要過多的修飾,只要保持葛茀的本色,就能獲得更多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