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樂
成語(Idiom):偷樂
發(fā)音(Pronunciation):tōu l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暗自樂呵;心里暗自得意。
詳細(xì)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偷樂指暗自樂呵,心里暗自得意。形容在不太好的環(huán)境中,能夠找到樂趣,自得其樂。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于形容在艱難困苦的環(huán)境中仍能找到樂趣的人,或者形容在不理想的情況下仍能保持樂觀心態(tài)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偷樂這個成語最初出自《莊子·外物》:“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莊子曰:‘鹿斗于梁間,其勢脫者將墮于淵,勢不脫者將入于梁。’惠子曰:‘奔者雖脫于梁,然已入于罔也;不奔者雖入于梁,然已脫于罔矣。’莊子曰:‘然則無奔者與?’惠子對曰:‘無奔者與。’莊子曰:‘善!則是喜僻而不知其所以然也。’”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莊子和惠子在觀察鹿的行為時,得出了一個哲學(xué)的結(jié)論。莊子用“偷樂”來形容惠子的思考方式,即在困境中能夠找到樂趣。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偷樂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偷”是動詞,表示暗中取得;“樂”是名詞,表示快樂、樂趣。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盡管他生活在貧困中,但他總是能夠偷樂自得。
2. 面對困境,他始終保持著偷樂的心態(tài)。
3. 小明雖然考試沒考好,但他還是能夠找到偷樂的樂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偷樂”與“暗自得意”聯(lián)系起來,想象自己在困境中偷偷樂呵的樣子,這樣可以幫助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xué)習(xí)(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jìn)一步學(xué)習(xí)與“偷樂”相關(guān)的成語,如“樂不思蜀”、“樂觀其成”等,擴(kuò)展對樂觀心態(tài)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xué)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xué)生:盡管下雨了,但我還是很偷樂地跳著雨中的小水洼。
2. 初中生:即使考試沒考好,我也能夠在自己的努力中找到偷樂的快樂。
3. 高中生:盡管生活有很多困難,但我相信只要保持偷樂的心態(tài),就能夠克服一切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