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撥
成語(Idiom):抽撥
發音(Pronunciation):chōu bō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用力拉扯或搖動。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抽撥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用力拉扯或搖動的動作。它可以表示用力把物體從一個位置移動到另一個位置,也可以表示用力搖動某個物體或人體。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抽撥常用于描述人們用力拉扯或搖動物體的動作。它可以用來形容拔河比賽中隊員們用力拉繩子的動作,也可以用來形容搖擺不定的樹枝。此外,抽撥也可以用來比喻人們在思考、決策或戰斗中的激烈活動。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抽撥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莊子·逍遙游》中的一個寓言故事。故事講述了一個人在河邊看到一根樹枝,他用力抽撥樹枝,結果卻只是把樹枝抽斷了,沒有抽到根部。這個故事告訴人們,有時候過于用力反而會事倍功半,需要恰到好處地運用力量。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抽撥是一個由兩個動詞組成的成語,抽和撥都是表示用力拉扯或搖動的動詞。兩個動詞的順序不能顛倒。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用力抽撥繩子,終于把箱子拉了上來。
2. 風勁地抽撥著樹枝,發出一陣陣沙沙聲。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抽撥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用力抽撥一根樹枝的場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意義和用法。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抽撥相關的成語,比如抽絲剝繭、搖搖欲墜等,以擴展詞匯量和提高語言運用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用力抽撥繩子,把風箏拉上了天空。
2. 初中生:運動員們用力抽撥繩子,爭取在拔河比賽中取得勝利。
3. 高中生:他用力抽撥思緒,終于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
4. 大學生:在艱苦的環境中,他們用力抽撥生活,終于實現了自己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