蹈繩
成語(Idiom):蹈繩 (dǎo shéng)
發(fā)音(Pronunciation):dǎo shé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在繩索上行走,比喻做事情非常小心謹慎。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蹈繩的字面意思是在繩子上行走,它比喻人做事情非常小心謹慎,不敢有絲毫差錯。這個成語源于古代雜技表演,表演者需要在高懸的繩索上行走,一旦失足就會墜落,因此必須非常謹慎。后來,這個成語被引申為做事情時要謹慎小心,不敢有絲毫馬虎。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蹈繩這個成語常常用來形容一個人在處理事情時非常細心謹慎,注重細節(jié),不敢有絲毫馬虎。它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工作態(tài)度、學習態(tài)度或者生活態(tài)度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古代有一位雜技表演者非常善于在高懸的繩子上行走,他每次表演都非常小心謹慎,從不敢有絲毫差錯。觀眾們看到他的表演后,都贊嘆他的勇氣和謹慎,于是就有了“蹈繩”這個成語。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工作中總是蹈繩行事,從不敢有絲毫馬虎。
2. 她做事情非常蹈繩,每個細節(jié)都處理得非常周到。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蹈繩”這個成語與雜技表演中的高懸繩子形象聯(lián)系起來,想象一個人在繩子上行走時需要非常小心謹慎,這樣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小心謹慎相關(guān)的成語,例如“小心翼翼”、“謹慎小心”等,可以拓展對這個主題的學習。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為了不讓玻璃杯摔碎,小明蹈繩一樣小心地把它放到桌子上。
2. 初中生:考試前一天晚上,小紅蹈繩般地檢查了所有的筆記和習題,為了不漏掉任何一個知識點。
3. 高中生:面對高考,小李蹈繩行事,每天都按時復習,不敢有絲毫松懈。
4. 大學生:實習期間,小張蹈繩般地完成每一個任務,以確保自己能夠獲得優(yōu)秀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