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貂
基本解釋
(1).指珍貴的貂尾,古代帝王近侍之臣的冠飾。《晉書·輿服志》:“及 秦皇 并國,攬其餘軌,豐貂東至,獬豸南來。” 唐 楊炯 《唐恒州刺史建昌公王公神道碑》:“豐貂兮左珥,介士兮前驅。” 清 曾國藩 《元戎》詩:“豐貂長組朝金闕,駟馬琱弓照塞河。”
(2).指貂裘。 南朝 梁 蕭統 《七契》:“至夫杪秋既謝,寒緒中人,則輕狐稱美,豐貂表珍。”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雜觚·玄狐猧刀》:“物之輕重,各以其時之好尚,無定準也。灰鼠舊貴白,今貴黑;貂舊貴長毳,故曰豐貂,今貴短毳。”
(3).即大貂。《藝文類聚》卷二五引 三國 魏 曹植 《典略》:“南垠之金,登窈窕之首;豐貂之尾,綴侍臣之幘。” 元 袁桷 《上京雜詠再次韻》:“沙場調俊鶻,草窟射豐貂。”參見“ 大貂 ”。
成語(Idiom):豐貂(fēng diāo)
發音(Pronunciation):fēng diā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衣著華麗、富麗堂皇。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豐貂是由“豐”和“貂”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豐”表示豐富、富裕,而“貂”指的是貂皮,富麗堂皇的貂皮衣著在古代被視為奢侈和華麗的象征。因此,豐貂這個成語的基本含義是形容衣著華麗、富麗堂皇。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豐貂這個成語常用來形容人的衣著或裝飾的華麗豪華,也可以用來形容場景或環境的富麗堂皇。它常常用于文學作品、藝術評論、社交場合等場景中。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豐貂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南史·劉昫傳》中。據傳,劉昫是南朝梁朝的宰相,他非常喜歡穿著華麗的貂皮衣服,以顯示自己的地位和財富。因此,人們用“豐貂”來形容他的衣著華麗。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豐貂是由“豐”和“貂”兩個字組成的四字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她穿著豐貂的禮服,引來了所有人的注目。
2. 這座宮殿的裝飾豐貂,充滿了奢華與豪華。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豐貂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穿著華麗的貂皮衣服,衣著富麗堂皇的樣子,從而記住豐貂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豐貂這個成語感興趣,可以進一步學習與華麗、豪華相關的成語,如“錦衣玉食”、“金碧輝煌”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她今天穿了一件豐貂的裙子,非常漂亮。
2. 初中生:這個宮殿的裝飾太豐貂了,看起來非常豪華。
3. 高中生:他的衣著豐貂,給人一種有錢人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