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詞語解釋
bù shí tài shān ㄅㄨˋ ㄕㄧˊ ㄊㄞˋ ㄕㄢ不識泰山(不識泰山)
比喻沒有見識,不知禮敬大人物。多用于“有眼”之后。《水滸傳》第二回:“太公起身勸了一杯酒,説道:‘師父如此高強,必是個教頭,小兒有眼不識泰山。’”《古今小說·金玉奴棒打薄情郎》:“ 漢朝 一個名臣,當初未遇時節,其妻‘有眼不識泰山’,棄之而去,到后來,悔之無及?!?span id="5xmj1ns" class="diczx1">《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二十回:“我在家時,只知道他會做詩詞小品,卻原來有這等大學問,真是‘有眼不識泰山’了?!?
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不識泰山
成語(Idiom):不識泰山
發音(Pronunciation):bù shí tài shā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對某個領域的專家或者權威人士不加以尊重或者不認可。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不識泰山這個成語源自于中國古代的故事。據說,在明朝時期,有一位叫做楊廷和的人,他是一位非常有才華的文人。有一天,他去拜訪泰山,但是在登山的時候,他對泰山的壯麗景色毫不在意,甚至嘲笑泰山只是一座普通的山。這個故事傳開后,人們用“不識泰山”來形容那些不懂得珍惜、尊重專家或權威人士的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通常用來批評那些對某個領域的專家或者權威人士不加以尊重或者不認可的人。它可以用來形容各種情境,比如在學術領域中,當某人不尊重教授或者學術領域的權威人士時,可以使用這個成語來表達對其不滿。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明朝時期,具體的故事內容如上所述。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不識泰山是一個由四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每個字的意思分別是:不(not),識(recognize),泰山(Mount Tai)。這個成語的結構簡單明了,容易理解。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老師的建議置若罔聞,真是不識泰山。
2. 這位年輕的企業家對行業前輩的經驗完全不屑一顧,簡直是不識泰山。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這個成語與故事起源聯系起來進行記憶。想象楊廷和不尊重泰山的場景,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中國的名山大川感興趣,可以了解更多關于泰山的歷史和文化知識。此外,還可以學習其他類似的成語,比如“不知天高地厚”、“不知所措”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不識泰山,但我知道泰山是中國的五岳之一。
2. 初中生:老師告訴我們要尊重專家,不識泰山的人是不值得尊重的。
3. 高中生:他在學術界有很高的聲望,我們不能不識泰山,要虛心向他學習。
4. 大學生:不識泰山的人往往容易自以為是,無法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