贍部
成語(Idiom):贍部(shàn bù)
發音(Pronunciation):shàn b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贍養父母、照料家庭。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贍部是指贍養父母、照料家庭的責任和義務。它強調子女應該盡孝道,盡力照顧父母,照料家庭,履行家庭的責任。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贍部這個成語通常用于形容子女盡孝的行為,也可以用來教育和提醒人們要盡責任、照顧家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贍部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左傳》一書中。故事發生在春秋時期,齊國的國君齊穆公因為國家內外的事務繁忙,無法親自照顧父母。他的兒子齊莊公看到父親的辛勞,決心要盡孝道,贍養父母。齊莊公每天早晚都去看望父母,照顧他們的生活,因此被人稱為“贍部”。這個故事傳承下來,形成了成語贍部。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贍部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贍”是形容詞,表示盡孝、照顧;“部”是名詞,表示家庭、親屬。兩個字結合在一起,表示盡孝照顧家庭的義務和責任。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贍部,照顧父母的生活起居。
2. 她把照顧家庭當作自己的贍部義務。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在照顧家人的時候,手里拿著一把筆(“部”字的形狀像一把筆),表示他盡心盡力地履行贍養家庭的責任。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傳統文化中關于孝道的價值觀和教育。可以閱讀關于孝道的文章、故事,了解中國古代的家庭觀念和家庭倫理。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每天下學后都會贍部,幫助媽媽做家務。
2. 初中生:作為一個孝順的子女,我們應該贍部,關心父母的健康和生活。
3. 高中生:在我離家上大學之前,我要盡全力贍部,為父母減輕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