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寇
成語(Idiom):暴寇(bào kòu)
發音(Pronunciation):bào kò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兇惡殘暴的盜賊或強盜。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暴寇是由“暴”和“寇”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暴”表示兇惡殘暴,而“寇”表示盜賊或強盜。暴寇一詞形象地描繪了那些兇惡殘暴的盜賊,形容他們作惡多端,為人所憎惡。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暴寇一詞多用于形容那些兇惡殘暴的人或團體,或者用于形容某種兇險的環境或局勢。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暴寇一詞最早出現在《左傳·僖公二十年》中,故事講述了一個叫做崇侯暴的人,他是一個兇惡殘暴的盜賊,經常劫掠百姓財物,為害一方。因為他的兇殘行徑,人們都非常害怕他,所以后來就用“暴寇”來形容那些兇惡殘暴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由“暴”和“寇”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地區曾經被暴寇肆虐,百姓生活在恐懼之中。
2. 這個城市的治安一度很差,暴寇橫行。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暴寇”與“兇惡殘暴的盜賊”進行聯想,形象地描繪出暴寇的特征,有助于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暴寇相關的成語,如“暴虎馮河”、“暴殄天物”等,擴大對成語的理解和運用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暴寇是壞人,我們要遠離他們。
2. 初中生:歷史上曾經有很多暴寇,給人們帶來了很多痛苦。
3. 高中生:在這個國家,政府打擊暴寇的力度越來越大,治安得到了明顯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