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詞語解釋
gōng guī mì jiàn ㄍㄨㄙ ㄍㄨㄟ ㄇㄧˋ ㄐㄧㄢˋ公規密諫(公規密諫)
謂多方勸諫。公,公開;密,私下。《三國志·魏志·桓階傳》:“時太子未定,而 臨菑侯 植 有寵, 階 數陳 文帝 德優齒長,宜為儲副,公規密諫,前后懇至。”
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公規密諫
公規密諫(gōng guī mì jiàn)
發音:gōng guī mì jiàn
基本含義:公開的規勸和秘密的諫言
詳細解釋:公規密諫是指對于國家或組織的錯誤行為,既可以公開規勸,也可以秘密勸諫。公規指的是公開地規勸,即通過公開的方式向上級或者有關方面提出建議或批評。密諫指的是秘密地勸諫,即通過私下的方式向上級或者有關方面提出建議或批評。公規密諫的目的是為了改正錯誤,促進國家或組織的發展。
使用場景:公規密諫通常用于形容對于國家或組織的錯誤行為進行規勸和勸諫的情況??梢杂糜谡?、組織、企業等各個領域。例如,某個員工發現了公司內部存在的違規行為,可以選擇公開地提出建議或秘密地向上級反映情況。
故事起源:公規密諫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政治制度。在古代,朝廷中有官員專門負責對君主提出建議和批評,這些官員被稱為諫官。他們既可以公開地向君主提出建議,也可以私下地秘密勸諫。公規密諫成語的出現,是對古代諫官制度的總結和概括。
成語結構:公規密諫是一個由三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公”是公開的意思,“規”是規勸的意思,“密”是秘密的意思,“諫”是勸諫的意思。
例句:
1. 他以公規密諫的方式向上級反映了問題。
2. 老師通過公規密諫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教育。
記憶技巧:可以將公規密諫的每個字拆開來記憶,然后再進行組合。例如,可以先記憶“公規”表示公開地規勸,“密諫”表示秘密地勸諫。
延伸學習:了解古代中國的諫官制度,以及其他與政治建議和批評相關的成語,如“直言敢諫”、“進言如云”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通過公規密諫的方式教育我們,讓我們知道做錯事要及時改正。
2. 初中生:作為學生,我們應該勇于向老師提出建議,通過公規密諫的方式改善學校的環境。
3. 高中生:年輕人應該積極參與社會事務,通過公規密諫的方式為社會的進步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