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重跡屏氣
發音(Pronunciation):zhòng jì píng q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物或事物的氣勢威嚴,使人感到肅然起敬。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重跡,指人物或事物的氣勢重大;屏氣,指因敬畏而屏住呼吸。整個成語形容人物或事物的氣勢威嚴,讓人感到肅然起敬。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物或事物在某種場合中所展現出的莊重和威嚴。可以用來形容領導人的演講、重大儀式的舉行、軍事行動的進行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說,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典籍《晉書》中,記載了晉朝時期的一位名將孫休。孫休為人威嚴莊重,軍隊出征時,他常常能夠讓士兵們屏住呼吸,心生敬畏。后來,人們就用“重跡屏氣”來形容他的氣勢威嚴。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成語組成:重跡和屏氣。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領導的演講中,大家都不由自主地重跡屏氣,靜靜聆聽。
2. 在莊嚴的升旗儀式上,全體人員都重跡屏氣,莊嚴肅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成一個人物或事物的氣勢如此威嚴,讓人們感到肅然起敬,仿佛大家都屏住了呼吸。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形容人物或事物威嚴莊重的成語,例如“氣宇軒昂”、“威風凜凜”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老師的聲音莊重而威嚴,讓我們重跡屏氣,專心聽講。
2. 初中生(13-15歲):在學校舉行的開學典禮上,校長的演講讓我們重跡屏氣,感受到了學校的莊嚴氛圍。
3. 高中生(16-18歲):在國慶閱兵式上,軍人的整齊隊伍和威武的氣勢讓人們重跡屏氣,為祖國感到驕傲。
4. 大學生(19-22歲):在領導的重要講話中,大家都重跡屏氣,認真聆聽并思考自己的責任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