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繩
基本解釋
(1).古代槍炮的引火繩。《鏡花緣》第八回:“ 林之洋 提著鳥槍、火繩, 唐敖 身佩寳劍,曲曲彎彎,越過前面山頭。”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十二:“搬運子藥、火繩及一切軍裝等項,共用長夫三十名。”
(2).用艾、草等搓成的繩,燃燒發煙,用來驅除蚊蟲或引火。 柳杞 《好年勝景》:“還有成捆成辮用野蒿野艾編成的火繩。這種火繩是熏除蚊子用的,驅邪味用的……露宿時警戒野獸用的,是人們走夜路照明壯膽用的。”
英文翻譯
1.(點槍用的火繩) match
2.(用艾、草等搓成的繩, 用以驅蚊或引火) a rope of plaited plants burnt as a mosquito repellent
成語(Idiom):火繩(huǒ shéng)
發音(Pronunciation):[huǒ shé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火繩是指古代用來點燃火藥的繩索,比喻引火自焚或自取滅亡。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這個成語的意思是指人們自己做出了自取滅亡的事情或自毀前程的行為。它警示人們不要因為短暫的快樂而忽視長遠的利益或破壞自己的前途。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那些為了一時的享樂而不顧后果的人,或者形容那些自己做出了自毀前程的決定的人。通常在警示他人時使用。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相傳,在古代,有一個國家的國王非常喜歡玩火。他經常點燃火藥來炫耀自己的權力和勇氣。有一天,他看到一根火繩,覺得非常好玩,就拿起火繩點燃火藥,結果火藥燃燒得太快,他來不及逃離,最終被自己引燃的火藥炸死了。從此以后,人們用“火繩”這個成語來形容那些為了一時的快樂而自毀前程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 + 自毀前程的行為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為了一時的享樂,不顧后果地放棄了學業,真是火繩一根。
2. 這個公司的老板太不懂經營了,他的自毀前程的行為就像火繩一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想象一根火繩被點燃后燃燒得很快,最終自己引燃的火藥爆炸,形成一個警示的場景,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其他類似的成語,如“自掘墳墓”、“自食其果”等,加深對自毀前程的行為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為了一時的開心,放棄了學習,真是火繩一根。
2. 初中生:那個學生為了追求刺激,參加了賭博游戲,結果火繩一根,徹底毀了自己的前程。
3. 高中生:他為了一時的享受,放縱自己的欲望,最終走上了犯罪的道路,火繩一根。
4. 大學生:他為了一時的放縱,不顧后果地拋棄了學業,結果火繩一根,徹底毀了自己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