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綸
基本解釋
《禮記·緇衣》:“王言如絲,其出如綸;王言如綸,其出如綍。故大人不倡游言。” 孔穎達 疏:“言綸粗於絲……綍又大於綸。”謂帝王的話關系重大。后以“出綸”指帝王的詔命。 遼 劉詵 《耶律宗允墓志銘》:“式旌扈蹕之勞,薦降出綸之命,重判忠順軍事,仍賜推誠功臣。”
成語(Idiom):出綸
發音(Pronunciation):chū lú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才出眾、出類拔萃。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出綸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人才出眾、出類拔萃。它指的是一個人在某個領域或方面具備非凡的才能或優秀的表現,超過了其他人的水平。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出綸這個成語通常用于稱贊某個人在某個領域或方面的杰出表現。它可以用來形容學生在學業上取得優異成績、運動員在比賽中表現出色、藝術家的才華出眾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出綸一詞源于《左傳·昭公二十五年》:“子夏曰:‘出綸而不納于官,將以事君?’”這句話是子夏對弟子的評價,意思是這個弟子才能出眾,應該被用于國家的事務。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出綸由兩個字組成,出意為出現、顯露,綸意為純潔、純正。結合在一起,表示人才出眾、純正不凡。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音樂方面出綸,經常獲得各種獎項。
2. 她在數學競賽中出綸,連續三年獲得冠軍。
3. 這位畫家的繪畫技巧出綸,作品受到了廣泛贊賞。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記憶出綸這個成語可以通過聯想記憶。可以將"出"字聯想為一個人從人群中走出來,而"綸"字聯想為純潔的紗線。這樣,我們可以想象一個人才從人群中走出,展現出純潔而非凡的才能。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關于出綸的使用場景和例句,可以閱讀相關的文章和書籍,或者通過互聯網搜索相關信息。同時,可以學習其他類似的成語,如“出類拔萃”、“卓爾不群”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小明在數學競賽中出綸,獲得了第一名。
2. 初中生:我的朋友在舞蹈比賽中出綸,獲得了優秀獎。
3. 高中生:我的姐姐在高考中出綸,考上了一所著名大學。
4. 大學生:他在科研領域出綸,發表了多篇高水平論文。
5. 成年人:我的同事在工作中出綸,得到了公司的認可和晉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