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鏡
基本解釋
唐 吳兢 《貞觀政要·任賢》:“ 太宗 后嘗謂侍臣曰:‘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鏡,以防己過。今 魏徵 殂逝,遂亡一鏡矣!’”后因以“人鏡”指善于諫勸、能糾正他人過失者。 唐 元稹 《崔郾授諫議大夫》:“昔我 太宗 文皇帝 ,以 魏徵 為人鏡,而姦膽形於下,逆耳聞於上。” 唐 薛逢 《伏聞令公疾愈對見延英因有賀詩遠封投獻》:“皇風再扇寰區內,人鏡重開日月邊?!?/p>
成語(Idiom):人鏡
發音(Pronunciation):rén jì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與鏡子之間的相互關系,比喻人與事物之間的相互影響。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人鏡成語源自《莊子·齊物論》:“人之所以能有為者,以其與天地合其德也;人之所以能無為者,以其與天地絕其私也。”意思是人能夠有所作為,是因為與天地相合,具備了與天地相應的品德;而人能夠無為而治,是因為與天地斷絕了私心。這種人與天地之間的關系,就像人與鏡子之間的關系一樣,相互映照、相互影響。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人鏡成語多用于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教育場景中,強調人與事物之間的相互關系,以及人應該如何與周圍環境相互影響、相互促進。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人鏡成語的故事起源于莊子的著作《莊子·齊物論》中,通過對人與天地、人與鏡子的關系的比喻,闡述了人與事物之間的相互影響和相互促進的道理。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人鏡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分別是“人”和“鏡”。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人鏡成像,相互映照,彼此影響。
2. 人鏡相應,品德高尚的人會受到周圍環境的積極影響。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人與鏡子的形象聯系起來,想象人的行為和品德就像鏡子一樣,可以相互映照、相互影響,來幫助記憶人鏡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莊子的《莊子·齊物論》,深入理解人與事物之間的相互關系,以及人應該如何與周圍環境相互影響、相互促進。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人和鏡子就像朋友一樣,彼此影響,我們應該做好人,才能給鏡子映射出美好的形象。
2. 初中生:我們要像人鏡一樣,相互促進,互相影響,共同進步。
3. 高中生:人與鏡子之間的關系,啟示我們應該正視自己的不足,通過反思和改變,提升自己的品德和能力。
4. 大學生:人與鏡子的相互映照,提醒我們要保持真實的自我,不斷反思自己的行為和思想。
5. 成年人:人鏡成像,我們應該時刻保持良好的品德,以影響和引導周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