廨署
成語(Idiom):廨署
發音(Pronunciation):xiè sh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官府或政府機關的辦公處所。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廨署是由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廨指官署辦公的地方,署指官職。廨署合在一起表示官府或政府機關的辦公處所。這個成語通常用來指代政府機關的辦公室、部門或機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在正式場合或文學作品中,廨署可以用來形容政府機關或官府的工作場所。它可以用于描述政府機構的規模、職能和組織結構,也可以用來描述政府機關的工作環境和工作效率。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廨署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尚書·周書·泰誓》中。據說,周武王在太公望的幫助下推翻了暴虐的商朝,建立了周朝。為了鞏固周朝的統治,武王決定建立官府來管理國家事務。他派太公望負責籌建官府,太公望選擇了適合的地點,并開始建造辦公場所。最終,官府建成,成為周朝的廨署。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廨署是一個名詞性的成語,由兩個字組成,沒有動詞或形容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政府的廨署龐大而高效。
2. 領導要求我們加班加點,以提高廨署的工作效率。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廨署的發音和“寫書”相似,可以想象政府機關的工作場所就像是一座大圖書館,里面滿滿都是書籍和文件,工作人員在其中忙碌著。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廨署是與政府機關相關的成語,學習這個成語可以增加對政府機構的了解。可以進一步學習政府機關的組織結構、職能和工作流程,以及政府決策的過程和機制。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政府的廨署是為了管理國家的事務。
2. 初中生:廨署的工作效率直接影響著政府的運行。
3. 高中生:政府的廨署需要進行改革以提高工作效率。
4. 大學生:研究廨署的運作機制有助于理解政府機構的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