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付
基本解釋
◎ 止付 zhǐfù
[stop payment] 中止付款
英文翻譯
1.{經} stop payment
成語(Idiom):止付(zhǐ fù)
發音(Pronunciation):zhǐ f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停止付款或暫停支付。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止付是一個法律術語,用來指停止支付款項或暫停付款的行為。這種行為通常是由于某種特定的原因,比如合同糾紛、違約行為、債務糾紛等。當一方認為對方有違約行為或存在爭議時,可以通過向銀行或金融機構發出止付指令,來暫停支付款項。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止付這個詞語在法律和金融領域中經常被使用。當遇到合同糾紛、債務糾紛或其他爭議時,當事人可以選擇采取止付措施來保護自己的權益。此外,止付也可以用作一種威脅手段,用來迫使對方履行合同或解決爭議。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止付一詞的起源并沒有明確的故事或傳說。它是一個法律術語,最早出現在法律文獻中,用來描述停止支付款項的行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止付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分別是“止”和“付”。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由于合同糾紛,公司決定對供應商的款項進行止付。
2. 在爭議得到解決之前,我們建議您先暫停支付款項,采取止付措施。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止付”這個詞語與停止支付款項的行為聯系起來,想象一個人手中拿著一張支票,突然停下了手中的動作,表示停止付款。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法律和金融領域感興趣,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法律術語和金融知識,了解更多關于止付的具體用法和相關法律規定。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7-12歲):我媽媽因為買到了假貨,決定對賣家的款項進行止付。
2. 初中生(13-15歲):由于合同糾紛,公司決定對供應商的款項進行止付,以保護自己的權益。
3. 高中生(16-18歲):在爭議得到解決之前,我們建議你先暫停支付款項,采取止付措施來保護自己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