軋車
基本解釋
軋軋作聲之車。 唐 皮日休 《九諷·舍慕》:“吾將蕩其魄兮,驂風軔與軋車?!?/p>
英文翻譯
1.padder
成語(Idiom):軋車
發音(Pronunciation):yà chē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多車多,爭先恐后,互相碾壓。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軋車是一個比喻性的成語,用來形容人多車多,爭先恐后,互相碾壓的場景。它通常用來形容人們在某個目標或利益上爭奪時,互相競爭,爭先恐后,不顧他人的利益,只顧自己的得失。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軋車這個成語可以用于描述各種場景,尤其是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下,比如考試、工作、比賽等。它也可以用來形容人們在爭奪資源、地位、權力等方面的競爭。此外,軋車還可以用來形容交通擁堵的情況,比如車輛爭道、爭搶停車位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軋車的成語來源于古代的車輛交通,當時道路狹窄,人車輛眾多,爭奪有限的通行空間。因此,人們常常會爭先恐后,互相碾壓,導致交通擁堵。這個現象被形容為“軋車”。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軋車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軋”是動詞,意為碾壓、碾過;“車”是名詞,指交通工具。兩個字結合起來,形成了一個比喻性的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考試前的圖書館總是軋車,大家都在爭搶座位。
2. 在這個競爭激烈的行業里,每個人都在軋車,爭奪更多的市場份額。
3. 他們爭先恐后地上車,導致公交車上軋車,擁擠不堪。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記憶軋車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輛車在狹小的道路上行駛,后面緊跟著一輛車,再后面又是一輛車,車輛爭先恐后,互相碾壓,形成了一幅擁擠的場景。這個形象可以幫助記憶軋車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軋車相關的成語和詞語,比如“車水馬龍”、“車載斗量”等。這些成語和詞語都與交通、車輛有關,可以幫助豐富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8-10歲):我們下課后都會軋車去操場玩。
2. 初中生(11-14歲):今年的高考競爭非常激烈,同學們都在軋車備戰。
3. 高中生(15-18歲):參加大學招生考試時,考場外的人群軋車,爭相送考生進考場。
4. 大學生(19-22歲):找工作的時候,大家都在軋車爭奪職位。
5. 成年人(23歲及以上):購物季節,商場里總是軋車,人們爭搶打折商品。
希望以上學習指南對您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