宕賬
成語(Idiom):宕賬(dàng zhàng)
發音(Pronunciation):dàng zhà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債務長期未清償或無法償還。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宕賬是由“宕”和“賬”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宕指長時間未清償或拖延,賬指債務。宕賬形容債務長期未還或無力償還。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宕賬常用于描述個人或機構債務無法償還的情況。它可以用來形容經濟困難的人或企業,也可以用來警示人們要謹慎處理財務問題,避免陷入宕賬的境地。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宕賬成語的故事并不多見。根據一些資料,宕賬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商業交易時期。在那個時候,人們常常通過記賬的方式來記錄債務和借貸情況。如果債務長期未還或無法償還,就會被認為是宕賬。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宕賬由兩個字組成,是一個形容詞短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因為宕賬,被迫賣掉了房子。
2. 這家公司因為宕賬,已經無法繼續經營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記憶宕賬可以通過將宕賬與“債務長期未還”或“無法償還”的含義聯系起來。你可以想象一個人拿著一張賬單,上面寫著很多數字,但是他無法償還,這就是宕賬的情況。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宕賬感興趣,可以進一步了解相關的財務知識,如債務管理、財務規劃等方面的內容。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3-6歲):我爸爸說他的朋友因為宕賬,所以不能買新玩具了。
2. 小學生(7-12歲):聽說那個商店因為宕賬,要關門了。
3. 中學生(13-18歲):我們學校的食堂因為宕賬,所以今天沒有午餐供應。
4. 大學生(19-22歲):我聽說那個同學因為宕賬,不得不輟學去打工了。